三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 part1


三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

前言
三歲看大,讓你的孩子為自己的將來做主
有個很好的例子
在1920年,印度發現了兩個狼孩
大的七歲,小的兩歲
牧師把這兩個怪物送到村裡面的孤兒院去學習適應人類的生活,
七歲的狼孩在第十一個月就死亡了
兩歲的狼孩用了五年學會兩腳走路,七年才學會45個單字,他活到了17歲,一直到他死之前也沒有學會真正說話,智力只相當于三四歲的孩子。
三歲的孩子是腦發育的關鍵期,
腦子的開發不要只拿來背單字算數學,
要讓孩子多體驗,多感受,親自動手做並且與大自然多接觸
不要怕孩子搞破壞或是犯錯,要在犯錯中成長。
0-3歲是多方面能力
2-3歲是計數能力。學會數數和加總的關鍵期。
2-3歲是口頭語言的第一關鍵期。5歲是口頭語言的第二關鍵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尊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3歲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關鍵期
不要過度愛孩子而去扼殺掉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主性。

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左右任何事
公共場合哭鬧時。大人要克服尷尬的氣芬。不要當下評價孩子的行為或事說教與憤怒。回到家堅持做自己的事。一言不發毫無表情。孩子受到冷落就知道哭鬧是不能解決任何事情的。

少用不要
不要站在床上
不要打小妹妹
改成你可以站在這個小椅子上
你可以摸一摸小妹妹的手

你提建議他做選擇
不要讓孩子失去選擇的能力
如果要帶孩子出門時他在看書。就問他你要回來看書還是我們把書帶上車

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
兩三歲的孩子會哭鬧。丟東西。是因為他內心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因為生病或是困了或是餓了容忍度低。
不要去責怪他不懂事。應該要說 我知道你的玩具被拿去玩你不開心 ,
先認同他再去解決其他問題。
1用文字跟符號宣泄。例如回家拿出筆跟紙告訴孩子。一邊畫一邊說。媽媽今天上班公車遲到被老闆罵。心情不好了。他就會學習去學習用紙筆處理心情。
2用運動方式宣泄。引導孩子把能量用出來。就可以減少破壞。丟東西等。
3用唱歌的方式宣泄。有些孩子大罵髒話不知道唱歌可以宣泄。

主動式弱滿足孩子的成長欲
當今的孩子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厭學、倦怠並且無責任感
不負責任大多是父母太愛孩子,怕孩子搞砸或心疼。或是父母太強什麼都做好。
偶爾主動示弱。讓孩子滿足成長的欲望。
孩子玩積木搭不好容易鬧脾氣亂丟 , 這時要在他搭好的時候問他。你怎麼那麼棒可以教一下媽媽嗎?這個積木是新的比較緊,你怎麼那麼厲害搭好了也沒有亂發脾氣?這樣會激勵孩子主動學習並且對抗挫折。
有時拿東西的時候告訴孩子我拿不動了 ,可以幫我提個袋子嗎?
孩子當他走一半累了要你抱,你就裝一下告訴他媽媽累到腰都伸不值了可以牽我一下嗎?一般孩子不是真不舒服的話,他一定會牽你走回家的。

衝動是魔鬼,別和孩子較勁
三歲的痘痘很愛一個汽車玩具,有天媽媽看到他在拆那個汽車,生氣的要他不要再拆才剛拿到的新玩具 會壞掉的,荳荳不聽,媽媽生氣把他搶過來,他越哭媽媽就越打他。
三歲的丹丹有天吃飯不但沒吃還把飯菜用得滿桌,衣服也都是。爸爸一生氣把它拖去換好衣服,生氣叫他不吃都不要吃了。
了解孩子要較勁的背後原因。
跟荳荳一起拆汽車再組裝。讓他去摸索跟著學會一些知識。
丹丹不吃飯胡鬧 ,是因為他前天感冒喉嚨不舒服,我們不能按自己的理解和猜測去要求孩子達到我們的標準。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他才能克服急躁跟任性的不良習慣。
大人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去調節孩子的情緒。

換個角度思考,孩子為什麼要反抗
三歲孩子活動能力與範圍變強大了,好奇心讓他們不斷嘗試。如果受阻礙或限制就會反抗。
三歲的孩子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情緒控制能力不是很好。如果內心沒有得到滿足,他們會哭鬧或是攻擊,而大人就以為他們故意做對。
換個角度看反抗
三歲孩子會有半年到一年的反抗期,這是必經過程。
有專家研究,2-5歲反抗其較強的孩子,80%長大後獨立判斷的能力較強。
勇敢地接納孩子並允許理解他對我們的反抗。
尊重孩子。對他的行爲不橫加干涉。
給孩子良好的建議,讓他們做選擇。
只要孩子願意去做,而他的能力又允許的話,一定要讓孩子去嘗試。
例如孩子要洗碗,你明知他洗不乾淨也要交給他做。當然必要的提醒跟示範不可以免掉。
對於他們不合理的要求,除了轉移他的注意力之外,要明確地告訴他,即使再鬧也不會達到目的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