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 part3


三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 part3

尊重和關愛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和一個假想中的玩伴玩耍,可以使孩子不斷地嘗試使用他新學會的語言和事會技巧。
這是一種用來減輕孩子內心孤單感受的好方法。
而且孩子和假想中的朋友交往,他一會而要扮演那個朋友,一會而又要伴回自己,
通過兩個角色之間的扮演跟轉換,
最終孩子會鞏固他心靈的各種方面,形成較穩定的個性。
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假想中的朋友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孩子嘟攮著什麼,似乎在對誰說話,有的孩子還會為這個假想的朋友留下一個位置,擔心的父母會以為這是一種病態。
由於在現實交往中的需求的不到滿足,孩子就可能創造出自己的假想夥伴。
獨生子女的家庭增多,讓孩子失去了生活的玩伴,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
也可能孩子在生活的體驗中,感受到比較多不良的情緒,進而害怕委屈,
也就迫使他開始尋找,一個可以讓他情緒依靠的假想夥伴。
有假想朋友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健康的,
孩子創造出來的假想朋友,不僅是孩子的理想玩伴,
還是孩子的發洩對象和保護者。
當孩子有假想朋友時,我們千萬不要斥責,更要尊重。
如果孩子邀請我們一起加入這個假想同伴的聚會,我們要做出適度的配合。
同時我們也要反省思考,是不是我們忽略了孩子?應該給他更多的時間。

引導孩子團體遊戲
遊戲事兒童知識的泉源,成長中的朋友,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
三歲的孩子開始與人交往,但他們還沒有從聯合遊戲中度過來。
父母切記不可指責孩子自私,通過和孩子一起練習協作遊戲,
讓他們儘快學會合作。
重要的事,我們要學會等待。
引導協作遊戲,但要掌握時間。
這樣的遊戲可以在家裡和父母一起練習的,但一定要掌握時間。
三歲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常常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會控制不了自己。
玩之前要和孩子約法三章,
最好不要和他說玩到九點,而是跟他說,長指針指到9的時候,因為這時他只認識9,不認識九點。
我們可以把結構性遊戲跟社會性遊戲結合,
准備幾個小紙盒子或是紙杯,提前把它蓋好三層,先粘黏好固定,
然後給孩子提供膠水,彩色紙,膠帶等工具,讓孩子去搭城堡上的各種房子,
不要限制寶寶是怎麼搭的,除非他有跟你求救,你在引導他。
不論在家裡還是外面,我們要引導孩子參與更多的協作遊戲,
並提醒他注意時間,告訴他長針到10我們就要去吃晚飯還是去買東西。
這樣的孩子會成為一個優秀社交能力的孩子。

支持和鼓勵孩子去發展新朋友
很多媽媽非常苦惱,因為他的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
因為孩子在幼兒園沒有交到好朋友,他們會甘道非常傷心的,
即使勉強他去,他也會孤獨地躲在在角落裡,不主動和小朋友交往。
了解孩子為什麼沒有朋友?
孩子沒有朋友,首先要由父母身上找原因,這往往與家庭教育有關係。
父母足夠的愛,會讓孩子充滿陽光,有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我們本身不善於與人交往,或是夫妻間不和諧、易吵架,
這孩子就會感受到外界是不安全的,進而退縮,逃避。
如果孩子是因霸道沒有朋友,父母就要檢討是法過度溺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本生性格內向導致,
孩子性格內性有時也是父母的溺愛與高壓所導致。

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發展新朋友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民主,和諧,平等的家庭氛圍
培養他們愛說話,敢說話。
並且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技巧,
我們可以模擬當時的場景,玩角色扮演。
例如:我能參加你們的遊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
當別的小孩在搶孩子的玩具時,我們可以教他躲開小霸王,避免傷害。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要教他據以力爭,不要一味退縮,
例如:我正在玩,等我玩好了你在玩,好嗎?
或是:這次我讓給你,但是你這樣做事不對的,玩玩具應該要排隊的。
這樣除了鼓勵他交到新朋友之外,也可以避免人身傷害。

幫助孩子創造交往的情境,多邀約些小朋友到家裡玩,讓他主動去招待,
做對了要鼓勵和讚美,抱抱和撫摸孩子,讓他明白什麼行為是正確的。
三歲左右的孩子,已經發展到社交能力的黃金期,
儘量幫孩子創造社交的機會,到有小孩子的公園,或是有小朋友的同事家走走,
是很不錯的選擇。


發佈留言